(两会人物)科学家王涛履职的“生态密码”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科学家王涛履职的“生态密码”
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现状问题与建议、提请将“黄河保护法”纳入国家立法规划的建议、关于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建议……这些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王涛履职的“生态密码”。
从事沙漠环境和沙漠化过程及其防治研究近40年的王涛,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个沙漠与沙漠化学科领域的博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他主持完成了两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和一个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中国沙漠化防治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并建立适于不同区域沙漠化防治的技术体系和模式。
走访调研、听取意见、提交咨询报告、完善建议……自2018年以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位西部科学家持续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奔走疾呼。
彼时,经历阵痛的河西走廊“母亲山”祁连山的生态困境,被王涛“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将多件建议带至全国人代会上。
“科学保护是关键。”62岁的王涛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科学院在西北的研究机构近60年,持续开展祁连山生态环境及其保护研究。
2019年,时任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的王涛,主持联合甘肃省科技厅成立甘肃省祁连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携手省内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快协同创新的步伐。作为专家组组长,他参与编制《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祁连山国家公园科技支撑方案》。
如今的祁连山已建成“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智慧化手段全方位、无死角地守护中国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渐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这是王涛最为欣慰的。
从事沙漠环境和沙漠化研究过程中,“风沙入黄、水沙不平衡”引发王涛关注。
“我特别注意到黄河上游宁夏—内蒙古段(宁蒙段)穿越腾格里沙漠、河东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风蚀和水蚀过程交替,风沙和水沙过程复合。”王涛说,近半个世纪以来,黄河宁蒙段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水沙关系加剧恶化,河槽萎缩,河床淤积严重,严重威胁宁蒙黄河灌区几百万人口的生命与生产安全。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给不稳定,多年平均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左右,仅是长江的6%;黄河含沙量多,多年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是长江的3倍;黄河水沙极不平衡,加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对河流的约束越来越大,水资源的短缺和下游泥沙淤积强度不断增加。”王涛说,这些特征,使黄河生态文明建设面临新问题。
王涛还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特点做了大量对比研究。2019年3月,王涛提出《关于提请将“黄河保护法”纳入国家立法规划的建议》。
目前,加快立法保护黄河“母亲河”已得到高度重视,让王涛体会到了在研究和思考基础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今年,王涛带来了《关于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建议》。他建议,国家完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工作顶层设计,健全政策和法规支撑体系,出台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约束性法律法规。
五年履职记,王涛共提交生态环保的相关建议11件。在他看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最重要的就是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科研人员,则希望通过研究沙漠与沙漠化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中新社记者 丁思 李亚龙)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