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 >

种下“致富菌” 走出乡村振兴路

一排排标准化的种植大棚明亮整洁,一垛垛食用菌包整齐码放,一朵朵平菇、秀珍菇、黑皮鸡枞菇如雨后春笋般撑起小伞,摇摇晃晃地探出脑袋……在江西省宜春市的樟树市中洲乡西塘村、经楼镇老店村,万载县马步乡泉塘村等地,小小菌菇为村民们撑起了“致富伞”,铺就了通往乡村振兴的产业路。

数年前,这些村庄的食用菌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当地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较多、扶贫任务艰巨。没有科学的管理模式、专业种植知识、畅通的销售渠道等作为支撑,农户们种植水平普遍偏低,农作物种植品种单一,土地利用率低。大多数农户宁愿选择外出务工,也不愿将精力与资金投入到作物耕种上。菇农更是寥寥无几。

直到2016年,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指引下,积极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利用所属食用菌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国家下拨款和本校补贴的资金,在挂点扶贫村——西塘村筹建平菇专业种植基地。菌菇脱贫事业就此拉开帷幕。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由专家、老师、青年学生组成的食用菌专业团队——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食用菌小分队,从课堂走向田间地头,将青春汗水挥洒在乡村大地上,为农户们带去了宝贵的技术、设备、人才,不仅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更帮助乡亲们圆致富梦,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因地制宜选项目 政校结对谋发展

产业选得准,振兴路子才能走得稳。

中洲乡西塘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早在2016年全国精准扶贫攻坚战全面展开之际,当地乡政府与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同探寻产业扶贫之路。为找到适宜当地发展的优势产业,在学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带领下,食用菌小分队多次前往西塘村,围绕地理环境、村民生活状况等,展开针对性调研。考虑到学校食用菌研究所掌握了成熟的菌菇种植技术,平菇种植属于国家大力扶持和支持的高效农业项目,门槛低、回本快、效益高、市场端供不应求,有着广大的发展前景,最终,平菇被选定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产业项目推广种植。

起初,村民们的参与度并不高。为带动他们自愿自主地参与到平菇种植中来,学校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组织食用菌小分队走村串户,把产业前景一一讲给村民,并联合当地政府创建平菇种植基地,成立“樟树市中洲乡西塘平菇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政府+研究所+合作社+贫困户”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为平菇种植提供政策、资金、材料、技术、管理、销售等全方位支持。平菇合作社拥有独特的“利润分配办法”,吸引贫困户入股,通过劳动得报酬,拿分红。在学校、企业以及当地政府的协同助力下,西塘村现已建成12个标准大棚种植平菇,36户村民成立平菇种植合作社。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平菇产业造血功能的持续增强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泉塘村、老店村,食用菌栽培种植同样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为老店村量身定做的黑皮鸡枞菇种植产业,在“党支部+龙头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引领下,在食用菌小分队的精心运营下,已搭建完成占地3300多平方米的黑皮鸡枞菇大棚,创办“干群共入股+保底分红+按股分红”利益联结的食用菌合作社,并构建高效运转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生态圈。食用菌小分队走入乡村,深入基层,在为村民们打开致富市场的同时,也为青年学生开辟了实践与创业的广袤天地。

田间课堂送技术 推动产业加速度

菌菇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湿度、温度、无菌条件必须达到适宜的状态,才能培植出高产优质和符合市场需求的食用菌。

自平菇种植基地创建起,食用菌小分队常常到西塘村,为种植户“问诊把脉”,并定期为退伍军人、新型职业农民、返乡下乡创业者等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食用菌小分队长期轮流驻守当地,日日观察平菇长势,就平菇装载、消毒灭菌,接种、培育、出菇等程序,以及采摘时机、如何防治病虫害等问题,对村民们手把手指导。同时,为农户派发自制的《平菇栽培技术手册》,极大地促进当地平菇种植产业增产、增值、增效、增收。

“黑皮鸡枞菇过去是野生的,人工培育不过三四年。”食用菌研究所科室主任、食用菌小分队指导老师况丹介绍,“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平菇,它对种植的技术要求更为严格。”

走进抚州、铜鼓、樟树、万载等地,队员们发现当地的黑皮鸡枞菌种植存在菌棒易感染、种性不稳定、出菇周期长、大棚能耗大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团队迅速展开技术研究,通过独创菌包后熟技术、野外选育新优良品种、优化种植设备管理、建立十步走标准化生产流程并成功验证四种覆土栽培模式等方式,对症下药,大大降低了当地菌棒的感染率,促使生产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食用菌小分队积极与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以及省内多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攻克技术难题,3项专利已获批准,其余2项也在审批之中。在专业技术团队的指导下,老店村兴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喜收“黑黄金”,黑皮鸡枞菌日产量提高了20%,日产可达600多公斤。

用工助销促增收 打通思想振兴路

每每菌菇成熟,食用菌种植大棚内,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采摘、摆棒、裁剪、打包……农户们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食用菌小分队忙着张罗菌菇后期销售工作,围绕销售方法、渠道等与村干部进行商讨。

为扩宽菌菇销路,学校一面组织食堂收购,成立扶贫农产品直营店,精准对接贫困村绿色生态农产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在师生内部打通销售渠道;一面帮助当地政府对接各地企业、菜场、商超等,拓宽销售市场。

西塘村村民罗立春因病导致腿脚不灵便,老两口生活主要靠种点口粮田。自从入股加入平菇种植合作社,夫妇俩每年都能获得分红。如今,平菇种植基地累计为48户贫困户分红20万余元,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余元。

老店村的黑皮鸡枞菇带动周边60多名村民就业,使24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了脱贫梦。基地生产的黑皮鸡枞菇经过包装,主要销往云南昆明、广东深圳等地,一斤黑皮鸡枞可卖到25元左右,每天至少有3万元的营业额,不仅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还给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实现了村集体、贫困户与公司的合作共赢。

谈及乡村的发展变化,老店村党支部书记徐国林激动地说:“食用菌小分队的指导帮助,不仅教会了我们的村民致富手段,更重要的是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让他们依靠科技,相信科技,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成为爱农业、扎农村、爱农业的‘三农’全能型食用菌产业人才。”

“在乡村大课堂中,我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也实践了很多,能用自己的所思所学为乡村谋发展,我感到无比自豪。这段经历将会成为我一生的财富。”食用菌小分队队长谭康馨谈到,“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食用菌研发、种植、销售、深加工等方面展开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根据各地种植现状,研究多样化产品,为当地打造标志性品牌,为乡村振兴赋能。”

眼下,沃野大棚内,各种食用菌正迸发出勃勃生机。环绕着乡村的产业路,平坦又宽阔,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康庄大道正徐徐铺开。(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关键词: 致富手段 栽培模式

责任编辑:Rex_02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3c.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