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西方“援助”乌克兰的众多装备中,“海马斯”无疑是最令俄军头疼的。由于援助数量有限,乌军没有把“海马斯”用在正面战场的火力支援上,而是将它当作“超超远程的狙击枪”,用来远距离偷袭俄军后方的补给站、弹药库、机场等重要设施。依靠美军卫星系统,有着“平方公里清除系统”之称的火箭炮,能够精准的发现和打击俄军重要设施,让俄军屡屡“吃亏”。
(资料图)
图注:俄乌战场上的废墟
更让俄军担心的是,乌军装备了“海马斯”,一旦美西方再向其提供陆军战术导弹,那么它就有能力摧毁连接克里米亚和俄罗斯的赤刻大桥。作为俄军最重要的战场补给线之一,一旦赤刻大桥被炸,将大大削弱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地区的控制。虽然普京公开表示乌军炸毁赤刻大桥是俄军使用核武器的底线,但是即便乌军不真正摧毁赤刻大桥也足以为自己增加了很大的谈判筹码。
图注:横跨赤刻海峡的赤刻大桥
基于上述原因,不少外媒透露俄军高级将领曾明确表示,要将摧毁“海马斯”作为特别行动当前一项重要任务。虽然网上有不少关于少量“海马斯”被摧毁的消息,但是通过俄军的反应看来,“海马斯”的威胁依然存在,而且俄军对它没有太大的办法。
之所以难以有效遏制“海马斯”,主要原因还是乌军非常谨慎。没有用来支援正面战场,而是用来偷袭后方设施,让“海马斯”“打了就跑”的优势被发挥地淋漓尽致。俄军没有先进的卫星侦察系统支撑,难以提前发现“海马斯”的动向,无法作出有效的防御应对,只能被动挨打。等到挨打后,俄军虽然可以确定“海马斯”位置,但是却难以有效反击。因为“海马斯”反应快,完成任务后,凭借着高机动性,溜之大吉。俄军如果使用火箭炮对轰,阵地上已空空如也;如果使用战斗机追击,又忌惮乌军后方的防空设施。
面对应对“海马斯”的窘境,俄军正在积极思考对策。一方面是采购无人机,用于侦察、打击。通过在乌纵深不间断的巡查和提前布防,一旦发现“海马斯”的动向,立即采取联系火力或者直接打击的反制措施。
另一方面是采购反应更加迅速的火箭炮。作为火箭炮研发的鼻祖,俄罗斯并不是没有性能优异的火箭炮。从“冰雹”到“飓风”再到“龙卷风”,俄制火箭炮的威力和射程都是全球顶尖的。但是受限于自动化程度,俄制火箭炮的反应速度慢,所以才让“海马斯”有机可乘。一旦购置了与“海马斯”一样反应迅速的火箭炮,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压制效果。
图注:“海马斯”模块化设计的弹仓
当然“海马斯”让俄军头疼,却无法改变战场大局。因为用于零星偷袭俄军后方补给站和弹药库,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俄军的后方补给。更何况,俄军本就不是为了占领乌克兰土地。所以此次乌克兰发起反击,俄军立即撤退,既是保存实力,也是缩短补给线,减少给“海马斯”偷袭的机会。一旦俄军重整兵力再次攻击,没有强大的火力支持正面战场,“吃进去的终归又要吐出来”。
专家简介:翁宗波,军事装备科普专家,主要从事国内外高科技装备、各兵种主战装备、联合作战战略战术等方面的研究,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兵器》杂志等军事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
出品: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
作者:翁宗波
策划:金赫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