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独家 >

“手机禁令”少了联系渠道 多了扫码障碍

孩子日益被手机俘虏,成为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难点。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这则被公众称为“手机禁令”的通知,让不少家长喜闻乐见。随之而来的是细节问题——孩子怎么跟家长联系?每天放学不定时,孩子如何跟家长确认接送时间、位置?有孩子习惯于用手机刷码坐车、骑车,又该如何解决?

支持

少了互相攀比 多了学习时间

“特别特别好!”教育部的“禁令”一出来,潇潇妈妈马上在朋友圈里转发点赞,“虽然会有一点不方便,但从根儿上说,还是为了孩子好,也给我们家长提供了严格管理的依据,我举双手赞成。”

上高二的潇潇平时住校,潇潇妈妈一直担心孩子在学校会悄悄玩手机,“半大小子住一起,只要有一个玩的,其他人很难不受影响。”她曾经想不给孩子带手机去学校,但是孩子不同意,理由也很充分——孩子们都在班级群里,甚至还有好朋友的小群,经常会在群里商量事情,“要是没有手机,完全没有社交生活,肯定会被孤立,太尴尬了。”

权衡之下,潇潇妈妈只能放弃这个念头,如今她终于可以直截了当地把手机扣下,至于失去通讯便利等不利因素,潇潇妈妈觉得可以忽略不计,“他之前从来没主动给我们打过电话,我们为了尊重他,也几乎没有去‘骚扰’他。”而且,潇潇往返学校的路上也比较安全,周五晚上和周日下午,都会有校车在离家不远的站点接送,这也是潇潇妈妈比较放心的一个原因。

而且,潇潇妈妈还觉得,有这样一大段没有手机的时间,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有利。“拿起手机就不会拿书本,天天看短视频,就不会去看文字。”潇潇妈妈自己就有深刻的感受,一旦习惯了碎片化、快餐化的信息接收方式,就很难坐下来认真思考,“思维能力会退化,得保护孩子的主动思考能力。”

晨晨妈妈也特别支持手机禁入校园,“真的是我们的福音。”晨晨上六年级,班里不少孩子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手机,晨晨还是用妈妈给买的电话手表。上学期的一天,晨晨妈妈去接他的时候,老远就看见孩子满脸不高兴,“冲我拉着个脸,上车之后还哭了,问他也不说。”回到家后,晨晨冲着妈妈大叫,“人家都拿手机给家长打电话,只有我掏出个电话手表,他们都笑我,丢死人了!”

虽然晨晨妈妈还是坚持不让晨晨带手机上学,但这件事情在母子之间成了一个心结。晨晨过段时间就会借此发脾气,“这个岁数的孩子,自尊心、虚荣心搅和在一起,我能理解他的感受,可正是要劲儿的时候,可不敢开这个口子。”看到教育部的禁令后,晨晨长出了一口气,晨晨妈妈也觉得松了口气,“以后就好了,其他同学也都不能带了,孩子的心里也就踏实了。”

担忧

少了联系渠道 多了扫码障碍

“禁令”也难以避免争议。勤勤爸爸最在意的,便是孩子在学校里万一有个突发情况,没法沟通。

他的这个担心也与曾经的经历有关。那是勤勤刚上初一的时候,勤勤妈妈突然接到儿子借同学手机打来的电话,“说是肚子特别不舒服,让我去接我回家。”不会开车的勤勤妈妈赶紧打车去了学校,路上还给勤勤爸爸打电话,勤勤爸爸也赶紧请假开车去了学校。

到了校园门口,又跟孩子联系不上了,因为已经到了下午上课时间,他们也不敢给刚来来电的手机打电话,只能心急如焚地在学校门口转悠。“已经上初中了,班主任通常也不在班里,也不了解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也不好随意打电话。”

等了一个多小时,孩子才从校门口出来,原来他怕落下课,还是忍痛跟着上了两节主课。去医院检查后,虽然不是急性病,但是勤勤爸爸当天晚上就给孩子买了手机,“那一个小时里,我心里想到了几十个坏结果,这种煎熬实在不能再经历一次了。”

亮亮爸爸也有同样的担心,亮亮上高年级后,每天的放学时间都不一样,有时还有临时加课或者社团活动。虽然不需要父母接送,但是亮亮每次出校园,都会按父母要求,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我们也好估算孩子什么时候到家,中途是不是溜号,临时有变化也能提前知道。”

而亮亮最遗憾的是没法刷码骑车了。以前他每天放学回家,偶尔会坐公交车,多数情况下会骑共享单车,这也是一天中难得的放松时间,“几个同学一起骑车聊天,感觉挺自由自在的。”如果不能带手机,这样的交通方式就只能放弃,同时也很有可能去不了想去的地方,“刷不了健康码了,连去街边小店买瓶水都成了奢望。”

萍萍妈妈的担心则来自于孩子的学习。萍萍正上初三,从寒假开始,科任老师都建了学习群,学生们可以将拿不准的题目发在群里,老师会用语音给孩子们讲题,这个方式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欢迎。

“好多题目,孩子没做对,光去看答案,还是不知道具体推导过程。”萍萍妈妈说,之前很多假期里,就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这样的题目只能去问寒假班的培训老师,或者开学后再问老师,但是时间长了,孩子有可能把这个题忘了,这个知识点一直解决不了,也可能会影响相关知识的理解,“老师利用这个方式,第一时间给解答了,而且是语音信息,随时可以听,还能反复听,特别适合孩子。”因为有了这个答疑群,萍萍妈妈甚至庆幸之前报的线下寒假班不能开门,“还是校内老师给出的答题思路更贴合大纲,孩子也更信服。”

本来在收到很多家长的正面反馈后,老师们同意开学后继续在群里答疑,但禁令一出,虽然老师们还没有在群里提及此事,但萍萍妈妈就开始犯了嘀咕,“孩子们在校内能问老师的机会毕竟有限,就怕老师们因为这个禁令退群,那我们损失就大了。”

支招

做好学校家庭之间对接工作

“禁手机”的规定,其实不是第一次。2018年8月,教育部等部门就已经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但两年多来,也爆发了很多起家校、师生之间的冲突。

“一直落实不好,还是部分家长意识没到位,禁令出了,意见可以保留,但是应该遵照执行。”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这次的规定其实是对之前禁令的重申和升级,也是为了让学校、家长都尽到责任。“手机管理已成为孩子教育的老大难,家长和老师都花费不少精力,必须得管起来。”

熊丙奇说,这两年来,通过禁令的执行,也暴露出几个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家长觉得跟孩子之间的通讯不方便,另外一个是质疑学校无权处理学生带过来的手机。“这也要求学校注意细节,做好之后的对接。比如,多配置校内公用电话,校内教学要避开电子产品。”

其实,在教育部本次发布的文件中,也明确说明,“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把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目前北京的很多学校也一直也有类似的管理办法,即便是潇潇所上的住宿学校,校方虽然不禁止学生带手机进学校,但严禁手机进教学楼。每个班级都会有专门的收纳袋子,按学号进行分格,孩子们必须将手机放到收纳袋中才能进教室,即便是课间,也不能使用手机。

萍萍所在的学校,班主任每天都会在班级群里发表格,只有家长填写申请、并同意孩子在校期间手机必须交给校方保管后,孩子才能带手机上学。萍萍妈妈很支持这种做法:“我觉得这种方式挺好的,能保证孩子集中精力上学,放学后家长联系起来也方便。”

而山西部分学校使用的具有定向通话、家校互联等功能的智能电子学生证,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思路,解决了家长最担心的通讯问题,亮亮爸爸希望北京的学校也能有类似的配置,“要不家长们又得掀起一波购买电话手表的热潮了。”

关键词: 手机禁令 联系渠道 扫码

责任编辑:Rex_02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3c.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