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 >

委员建议 尽快修缮并利用观海楼

2021年12月10日,刊发于羊城晚报《岭南文史》专栏(省政协文史委与羊城晚报合办)的一篇关于“熊十力曾蛰居广州番禺观海楼潜心著述”的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这让观海楼的保护问题走进公众视野。

今年1月19日,广东省政协委员麦淑萍等多名委员在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联名提交了《关于修缮番禺熊十力旧居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呼吁尽快修缮观海楼,并申报“广州历史建筑”加以保护利用。此外,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等人看了本报报道后也计划在即将召开的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联名提交《关于修缮熊十力旧居的建议》。

委员建议 尽快修缮并利用观海楼

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塘头村村心大街的旧宅观海楼,曾在1948年秋日迎来20世纪中国最具原创性的哲学家之一、新儒学泰斗——熊十力。

熊十力的哲学观点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遍及国内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

更为重要的是,熊十力的爱国赤诚之心令人感动敬佩。1949年初,熊十力做出了重要的人生抉择——留在中国大陆,参与新中国建设。他还曾面说或写信劝弟子们留下来。

熊十力在番禺观海楼居住期间,潜心著述,完成了多部专著文稿的编写。学术撰述之余,他与广州和港澳学界也颇多往来。除了熊十力,早在1928年,另一位著名哲学家梁漱溟也曾在观海楼居住。

省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指出,近代以来,广东名人辈出,有本土的,有海内外寓居广东的,广东需要进一步挖掘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讲好广东故事。鉴于熊十力旧居年久失修,损毁严重,《提案》呼吁尽快加以修缮利用,并就修缮问题提出几条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请广州市、番禺区政府等有关部门重视熊十力旧居的修缮工作,并尽快成立专门小组研究修缮方案;请省市有关文化部门进一步挖掘、整理熊十力先生在番禺观海楼居住期间的研究成果、人文交往等历史文脉,尤其是其爱国主义精神和人文情怀值得大力颂扬;把“观海楼”打造成为广州文化地标、文旅胜地,申报“广州历史建筑”,加强保护力度,使之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场所,以助力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等等。

《提案》希望以此为契机,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人故居调查研究、挖掘整理工作,制定相关保护办法,厚植广东历史文化根脉,丰富、提振广东文化形象,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房屋产权人 首度出面回应修缮事宜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再次走访了观海楼。记者在现场看到,其屋顶和外墙绿藤盘绕,墙体老化,有部分年久失修已坍塌,墙角落结着蛛网。

熊十力当年居住在一楼右侧的房间。走进一楼里屋,北面墙体上还刻着熊十力亲题的“仁宅”二字。

曾德雄表示,此处题字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可作为研究熊十力思想的重要线索,也可供后人瞻仰缅怀。

塘头村一名村干部向记者介绍,观海楼产权归属共有四户人,因产权问题荒置至今。羊城晚报推出相关报道后,当地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观海楼的保护与修缮问题,先后联系到四位产权人就修缮事宜进行了初步协商。这也是多年来业主首度回应房屋修缮问题。

其中,周姓产权人表示同意修缮,但要求给予一定补偿;有两位黄姓产权人为两姐妹,皆表示该房屋属于私人财产,如修缮后作为文物,她们想改造或作其他用途都不行,故不太同意;另一位黄姓产权人表示可以商谈,但他们的利益要考虑,并要求有具体详细的修缮方案。

羊城晚报《岭南文史》专栏自2018年10月开设,是广东目前以文史挖掘、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持续时间最长、最具规模的媒体报道项目。该专栏推出了一大批勾连今昔、助力文化建设的全媒体系列报道,推动了多项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和喜爱。

文保专家 呼吁政府主动承担修缮费用

观海楼目前尚未被认定为历史建筑,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汤国华表示,重要的名人故居,政府现在还未认定为保护性建筑,群众可以向文物行政部门要求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或向区规划行政部门要求登记为历史建筑。政府部门接到申请后,应在短时间内组织专家论证,政府把论证后意见反馈给申请群众。

汤国华表示,私人产权房屋一旦公布为文物,就需确定什么是文物本体,按照文物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修缮。文物保护法规定,私人产权文物的修缮由所有人承担,且需要聘请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方案,并报请文物行政部门批准。

“一方面要让业主认识到观海楼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参与进来保护;另一方面要强调修缮后房屋的产权依旧归属原业主。”汤国华表示,尽管文物保护法规定,一般修缮费用由房屋产权所有者承担,业主无力承担时政府才给予帮助,但对于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建筑,政府应主动承担抢修费用。

同时,汤国华强调,房屋修缮后的活化利用问题也应跟产权人提前沟通好。一方面,无论是举办展览还是进行学术讲座,都需经过产权人同意;另一方面,有的产权人还想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这就是把文化遗产变为文化资产的新课题。

“这个问题一定要说清楚,不能政府修完后产权人收高额门票或者改造为娱乐性设施牟利,那就失去了保护的意义。”汤国华说。

文化学者 建议将观海楼打造成文化地标

历史建筑,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

“我们可以将观海楼打造成一个文化基地,再慢慢建设它、丰富它。”深圳大学国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景海峰说道。

在景海峰看来,可将熊十力旧居观海楼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流的一个节点,“从文化血脉的角度来看,我们或许能梳理出一个文化流动的线索,通过这个线索尝试建立一条文化交流的路径。”

此外,景海峰表示,观海楼的原主人黄艮庸的意义也不可忽视。“黄艮庸既是熊十力的学生、梁漱溟的侄女婿,也是该村族人中最早接受西式教育的文化人。而且观海楼就是他的故居,意义更为深远,可挖掘的东西也更多。”

从黄艮庸身上还能追溯塘头村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番禺区的老文化人屈慎宁介绍,开村800多年的塘头村在当年是有名的文化村落,出了不少文化名人,村里至今仍保有诸多古建筑。其中,村心大街古建筑数不胜数,以祠堂、民居为主,另有门楼、祖室、古墓等,均为明清所建,精美的木雕、砖雕、灰雕工艺,瑰丽的青砖白石脚,历史价值较高。

屈慎宁表示,一旦观海楼成为一个文化地标,或将进一步推动人们对番禺当地文化的认识,同时也能推动对其他建筑的保护。

关键词: 委员 修缮 利用 观海楼

责任编辑:Rex_02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3c.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