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讯 >

广东:新增2.5万亿元投向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 2022年力争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00家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牢牢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广东坚持稳中求进,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2年,广东将加快推进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在加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产业链的进程中,全省各地努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梯队,以更多更高层次产业,不断夯实“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根基。

构建新体系

新增2.5万亿元投向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

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作为制造业大省,广东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重要性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凸显。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6.03万亿元,同比增长18.6%。

这背后是广东产业发展基础雄厚的底气——

目前,广东已形成7个产值超万亿的产业集群,其中,5G产业和数字经济规模全国第一;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30574.57亿元,同比增长10.8%,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4163.84亿元,同比增长18.4%。

随着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落地起效,广东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比如,广东强芯工程取得扎实成效,推动成立了投资规模均超百亿元的湾区半导体、广大融智、智能传感器等三大产业集团,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和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逆势而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分工合作的重要力量。2022年,广东将紧紧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探索产业园、产业集聚区整体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也已联合6家银行推出系列专属融资服务,未来五年将面向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新增2.5万亿元融资支持。

培育新主体

今年力争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00家

广东省制造业“十四五”规划明确,计划在产业链重点节点培育形成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助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2021年以来,广东连续出台实施培育发展优质企业的政策,加快构建以“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

在2022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工信厅厅长涂高坤透露了一组数据:目前,广东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大型骨干企业有310家,其中,超千亿企业34家,进入世界500强企业16家;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04家。

据了解,广东九成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分布在制造业,企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8%,涉及高端装备、医药生物、化工材料、新能源、新一代电子信息、电气机械、新材料、智能汽车等众多领域。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链韧性,广东正勠力培育发展根植性强的优质企业迎接新挑战。涂高坤表示,广东将力争在2022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继续开展“大手拉小手”暨大型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对接活动,推动大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构建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共生共荣的生态。

绘就新蓝图

各地协同推进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如今,从珠三角核心区到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再到北部生态发展区,广东的区域版图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错落有致。各地市在此基础上,发挥原有产业优势,制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目标,加快融湾步伐,共同助力推进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为积极引导更多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2020年,深圳出台《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培育6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深圳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169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47个。

佛山也不断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并于近期出台一项新举措,将对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认定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现金奖励,对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现金奖励。

东莞则出台《东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实施方案》《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遴选办法》,对专精特新企业利用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按项目投入总额最高20%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资助。目前,东莞现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家。

小企业撑起大市场,小企业成就大事业。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无疑也将是激发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主要力量,也将成为广东各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跃上新台阶的重要支撑。

中小企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将是大湾区产业升级的关键

近年来,“专精特新”已成为扶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热词。2021年,广东省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8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2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704家。2022年,广东将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2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

广东省两会正在召开,广东省人大代表、昆桥资本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金燕围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问题:融资贵、用工难、维权成本高

“面对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和全球疫情冲击,坚持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是企业能够逆势而上的关键。”广东省人大代表、昆桥资本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金燕认为,在全球产业链分化重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专精特新企业在补链强链延链中的作用愈加凸显。

但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金燕以深圳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为例谈到,深圳市宝安区工信局于2021年8月分3个批次组织召开“小巨人”企业座谈会,剖析了目前专精特新企业在竞争中遇到的瓶颈。如,企业普遍反映当前租赁用房较为低端,租金连年上涨且租期较短,不利于企业稳定发展。在用工方面,一线工人、研发人员招工难,通过劳务派遣方式获得的用工人员流动率较高,且用工成本高于固定人员20%左右,不利于专业化人才队伍培育。

“融资难、融资贵相比往年有所好转,但问题依然突出。”金燕表示,企业虽然能够获得融资,但资金还是不足,制约了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快速成长壮大,加上企业科技研发成本投入较大,研发成果被抄袭后侵权举证难、维权时间成本高,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也并不尽如人意。

这些问题让金燕陷入思考:“目前深圳市拥有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和深圳有着上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并不匹配,说明很多深圳企业自身还不够专和强,存在粗放或者依赖大企业生存的问题。”

建议: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机制

基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现状,金燕建议,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坚持梯度培育、动态服务,重点组织年营收1000万元至4亿元之间的高新技术企业,对标各级专精特新企业评价标准,积极开展申报,形成市级、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梯队。

金燕提到,将“小巨人”企业纳入产业空间重点保障名录,综合运用联合用地、园区提容、带产业项目城市更新、集体物业长租、创新型产业用房租赁等方式,多渠道解决企业用地用房需求。

在增强企业人力资源方面,金燕表示,需要充分收集汇总“小巨人”企业用工需求,统筹纳入政府部门组织的专场招聘、紧缺工种技能培训等人才服务活动范围;通过举办“春风行动”、劳务协作招聘、校园招聘等活动,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她同时建议,应该由人事部门协助对接高校、职业学校等机构并强化专项培训;对专精特新企业高管、研发骨干等核心人员,给予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和医疗等综合保障,促进人才安居乐业。

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金燕希望以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为依托,在知识产权维护、维权和援助等方面,全方位加强与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合作,加强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加快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将是大湾区产业升级的关键所在。”金燕认为,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特别是硬科技的投资力度,补齐产业链、供应链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才能让广东的中小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实现突围。

关键词: 广东 战略性 产业 集群 小巨人

责任编辑:Rex_02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3c.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