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上午,由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主办、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承办的“特色植物研究应用中心”平台发布启动会在成都交子国际酒店举行。会上,成都特色植物研究应用中心平台正式上线。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一直以来,成都在进行公园城市景观营造过程中存在着乡土资源挖掘不充分、街道绿化景观同质化、城市绿化与城市文化融合性不够等问题。
“在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以进口品种为主的园林绿化,难以体现蓉城独有的文化和底蕴。”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彤表示,许多独具特色的植物品种,尤其是乡土植物品种,被遗忘在了实验室和山野林间,少有得到应用和推广。
于是,花木中心近几年不断加强与成都市植物园、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单位的技术交流,合作完成了多个乡土植物品种和外来优秀品种的应用性研究工作。例如,对岷江百合和泸定百合进行了矮化试验、对乡土花卉小报春进行了前期试验性栽植、对乡土药用植物白及进行了景观展示、对飘香藤及黑眼苏珊进行了街道运用示范等等,还在市区主要街道推广运用了10多个绣球品种、30多个月季品种、30多个宿根花卉品种、90多个草本花卉品种以及多品种的观赏草、观花灌木等,都呈现出了良好的展示效果。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覃聚微介绍说,四川植物资源丰富,特色植物的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空间。成都的基础条件良好,例如成都市花芙蓉、郫都杜鹃、彭州牡丹、金堂蜀葵闻名遐迩,川派盆景独树一帜,特色植物研究应用为打造成都特色植物景观体系,推动城市特色景观营造高质量发展,助力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有着重大意义。
会上,“成都特色植物研究应用中心”平台正式上线。
“特色植物研究应用中心”平台以优良乡土观赏植物、特色传统名花、主栽花卉新优品种等乡土特色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挖掘、整合、共享在蓉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型花卉企业、风景园林学会、花卉协会等相关组织的特色植物研究资源,以“研究—实践—应用—推广”为路径,开展特色植物创新性研究合作,孵化特色植物创新性科研成果,展示特色植物创新性研究效果,推广特色植物在成都园林绿化的使用,从而打造成都特色植物景观体系。
据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张彤介绍,“特色植物研究应用中心”平台通过成都市花木技术服务中心的“蓉城花释”公众号平台连接,覆盖了“花市”“花事”“花释”“花示”“花视”5大栏目,用户可以通过平台获取技术标准、寻求技术合作与交流、获得技术实操信息。同时,平台还提供申报服务、推广服务、金融服务。张彤表示,希望通过平台搭建起的桥梁,打破特色植物“政产学研”各方信息壁垒,实现“以平台增交流,以交流促合作,以合作谋发展”。
“特色植物研究应用中心”平台的正式上线,有利于加快推进特色植物的研究、实践、应用、推广过程,也利于成都运用“特色植物”进行公园城市特色景观营造,从而改善“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营造同质化现状。(记者 雷倢)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