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满北京小吃的印章本,画有胡同生活的灰瓦片,在史家胡同这家不到40平方米的文创社里,摆满了各种京味儿十足的小物件。随着“疏整促”走向深入,不少特色文创小店从胡同深处冒出来,仿佛星罗棋布的“活态胡同博物馆”。
北京有句老话,“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似牛毛。”参差错落的胡同,是北京的历史文化金名片。一砖一瓦、一墙一树,承载着这座古城特有的烟火气息与文化乡愁。时代变迁、物换星移,对于今天的中外游客来说,胡同是开放的,也是神秘的。顺着墙根儿走一遭,读一读路牌、石碑上的简短介绍,说看也看了,但总让人觉得不太过瘾。而胡同里的文化空间,恰是把有滋有味的风土人情、名人轶事,从悠长的历史中搬到了一个人人可触可感的开放天地,很大程度上解了游客之“渴”。
从本质上讲,胡同是一个生活空间,那些文化与风俗来自于烟火气、人情味。因而,传播胡同文化,仅有一个静态的展示空间还不够,更应当让其“活”起来。史家胡同文创社就转变了“闭门创作”的思路,动员了居民中的一些艺术爱好者参与其中,大家有的剪纸,有的画瓦片画,还有的出绘本、搞摄影展。在具体内容上,有人“忆往昔”,有人“看今朝”,都原汁原味、真挚动人。因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共同参与,胡同文创有了源头活水。而共创也换来了共享,小小的文创社渐渐成了热闹的“胡同客厅”,不仅极大满足了街坊邻里的社交需求,也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感受到了鲜活的北京文化。
经济发展是民生,文化休闲也是民生。随着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精神层面的需求正愈发强烈。家门口的文创小店火了,说明相较于束之高阁的静态展示,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活态文化”更加吸引人。这对于城市治理者具有启示意义。近些年,通过整治背街小巷、开墙打洞等明面上的乱象,胡同变宽了、变美了,腾退的空间多用于补齐便民店等生活短板。接下来,也应当注重文化空间的挖掘,同时鼓励依托自身文化资源,发挥社区共治力量,打造更多居民身边的文化客厅。
老舍说:“新梦是旧事的拆洗缝补”。这句话用在胡同治理上十分贴切,新潮与传统交融共生,今人与旧事隔空对话,文化便随着平凡生活源远流长,不断丰厚这座城市的生活诗意与文化底蕴。(晁星)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