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他是“天舟”货运飞船“的电力大管家”,驻守发射场63天目送“孩子”上天

一轮秋影转金波,天舟又将泊。9月20日下午,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总装测试厂房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天舟货运飞船电总体主任设计师于磊感慨万千。从7月20日来到海南文昌,于磊在发射场已工作了63天。“几年的工作成果,通过发射得到了验证,我太激动了,但又有点舍不得,就像自己的孩子被送上了天。”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太空版“快递小哥”几轮“接单”,他都担任“能源保障”

2007年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于磊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工作,刚工作没多久就接到领导的任务,参与空间站系统某项关键技术的论证工作,

“当时对于所有人来说,整个空间站工程都还是一个概念框架。”于磊凭借年轻人的激情,熬了两个通宵完成任务,他并不知道,这个偶然参与的课题论证会影响了他未来10多年事业的发展轨迹。

2010年,于磊正式的进入项目组,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货运飞船研制工作中,从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逐渐成长为主任设计师。历经方案论证、方案设计、初样阶段、 正样阶段,直到天舟一号发射成功后,于磊又正式转战到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的研制当中。

“天舟”在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中,是“货运担当”的角色。天舟系列货运飞船,不仅装得多,而且速度也快,7个小时就能送达空间站,被称为太空版“快递小哥”。不要小瞧了“太空快递”, 空间站的生活物资、实验设备甚至水和空气都是依赖物资货运,货运飞船的装载能力,直接影响空间站的蓝图搭建。据统计,人类探索太空的征程中,已经有数十艘运货飞船进入太空。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顺利发射升空时,作为电总体主任设计师的于磊,感受到的是十年梦想,照进现实。

一项技术攻关4年,电力大管家打通“经络”

于磊所负责的电总体团队干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凡和“电”沾边的方方面面,他们都管。从飞船能源系统、信息系统、软件顶层设计再到整船测试覆盖性分析,于磊用“人体的经络”来形容电总体在天舟团队中的作用。

2020年,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在天津航天城组织了五舱联试,“一个飞行器都有10几米,五个飞行器连接在一起是非常大的实验平台。”于磊一边感叹试验平台的壮观,一边昏天黑地“连轴转”进行地面并网供电等专项试验。要测到整船几百台单机,设计了上千条测试项目,每艘船要测一两千个小时,电总体成员几乎都在现场,陪伴飞船的测试工作,并准备随时处理各种问题。

在那3个月当中,于磊和团队成员每天工作时间都有十六七个小时。于磊自嘲道,那段时间,头发都掉了很多,对比这几年的照片,浓密的秀发肉眼可见地变少。

在这样的工作节奏中,大家的成就感也是无可比拟的。于磊记得,在天舟一号研制中,其中一款芯片长期需要国外进口,不仅成本代价较大,更重要的是存在禁运风险,“芯片中的模块非常精密,电路设计、小型化工艺都是拦路虎,而且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 于磊记得,国内的厂家在接口标准规范,型谱设计,电路安全性设计等方面差异较大,参次不齐。团队联合国内相关科研院所,集体攻关,自主研制出了国产100V厚膜电源模块系列型谱。“这一项技术,团队攻关了4年,该模块在天舟一号上首次使用,优化了整船几十公斤的配电设备和电缆重量,如今在系统各个单机当中已经大面积使用,产品小型化明显提升,整个系统能源使用率提升了8%。”

2个多月没回家,盼与家人分享月饼

今年以来,中国的航天进入密集发射期。今年5月29日,天舟二号发射成功后游弋深空,为神舟十二号飞船输送物资。刚刚发射的天舟三号则是满载状态,运载了可支持3名航天员6个月的在轨驻留物资、空间站备份设备、空间科学载荷等货物;此外,还携带了补加推进剂等上行物资,在停靠期间还具备并网供电能力,可以为空间站提供供电支持。

这样紧锣密鼓的节奏,让于磊觉得,空间站的梦想越来越清晰, 从7月20日到达海南文昌后,于磊和团队驻扎发射场已有63天,没有休息过一天,没有周末和假期,每天的工作按计划表严格执行,弦绷得很紧。

天舟三号正式发射前,团队将所有单机产品重新“体检”了一遍,既要将发射场的测试数据与北京同期类型数据进行比对,还要将所有产品的数据与历史产品数据进行联合比对。飞船在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预案有成百上千条,设计上有没有冗余措施,自主管理有没有到位,大家一一过堂,确保万无一失。

于磊和部分团队成员21日立马转战北京飞控中心,继续观测飞船数据。“北京飞控中心电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光日和软件系统设计师王静华已经连续值班多日了,早点回去大家一起奋战”。

如果赶得及的话,于磊也希望抽一点时间,和家人分享一块中秋的月饼。谈起家庭,于磊也有不少遗憾,除了最近的两个月,加上上半年在文昌待的2个月,于磊今年已经在发射基地驻守了4个多月,“很想念两个孩子,但最近是没法带他们逛公园了。”

“任何一个型号的成功,从不只属于一个人,必定凝聚着无数人的付出与汗水。”于磊今年38岁,在他看来,团队成员虽然都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青壮年阶段,但大家几乎都休过完整的假期,“这也是老一辈航天人的精神传承”。于磊告诉记者,那种无私奉献,严谨认真的精神已经融入了每个航天人的血液中。于磊充满信心地说,“任务现在传到我们手上了,我们也必将担负起这一代人的责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校对 王菲

关键词: 他是 孩子 目送 63天

责任编辑:Rex_02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3c.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