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中
男,1935年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清华大学教授、原校长。国际著名核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9年11月,王大中(左一)宣布5MW核供热反应堆启动运行成功。本版图片/清华大学供图
“科研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在得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如是说道。
王大中是国际著名的核能科学家、教育家,历任清华大学核能所研究室主任、所长,核研院院长、总工程师,以及清华大学校长等职务。
60年来,王大中的求索路与我国的核能事业紧密交织在一起。他带领研究团队,主持研究、设计、建造、运行成功世界上第一座5MW壳式一体化低温核供热堆,又主持研发建成了世界第一座具有固有安全特征的模块式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并积极推动以上两种先进反应堆技术的应用,破解了核能安全的世界难题。
“我们国家正处在最好的发展时期,科技自立自强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们所有的科技工作者都要自觉地为科技自立自强做贡献,责无旁贷,科技创新就是我们最主要的爱国方式。”王大中说道。
“荣誉属于众志成城的‘200号’人”
1955年,我国政府做出开发核能的战略部署。1956年,为了发展我国的原子能事业,清华大学成立了工程物理系,从电机、机械、动能等专业中抽调了若干名成绩优异的学生,包括当时正在机械系读大二的王大中。到高年级分专业时,他选择了反应堆工程专业,是我国第一批反应堆专业的学生。
1958年,清华大学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向上级提出建议,自行设计和建造一座功率为2000千瓦的屏蔽试验反应堆,并以此为依托建设我国核能事业急需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工程代号是“200号”。“200号”后来也成为了这个基地以及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简称核研院)的代号。
这一方案得到国家批准,刚刚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的王大中参与到设计建造中。从反应堆物理设计,到反应堆零功率物理实验,再到反应堆热工水力学设计与实验,从做模型、挖地基、搬砖头,到调试运行……王大中在实战中逐渐成长为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和战略思维的领头人。
1981年,王大中作为访问学者来到世界著名的核能研究基地——联邦德国于利希核研究中心,师从“球床堆之父”苏尔登教授。仅一年九个月,他就获得了亚琛工业大学的博士学位。
1982年10月,王大中回国,不久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核能研究所副所长,1985年担任所长职务。他带领研究团队,以5MW低温堆和10MW高温堆两座实验反应堆破解了核能安全的世界难题,并明确提出,核研院必须完成从实验反应堆向工业规模原型堆的跨越。
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回忆,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建造过程中,凡是重要工程节点,王大中都亲临现场,与大家一起日夜奋战。
在科研中,王大中始终强调坚持团队攻关、发扬“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在得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王大中说道:“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份沉甸甸的荣誉,它属于集体,属于所有知难而进、众志成城的‘200号’人,也属于所有爱国奉献、努力拼搏的科技工作者。”
科研需要有悟性、勇气和韧性
王大中在科研生涯中强调的另一点,是在制定目标时要“跳起来摘果子”,引领大家坚持自主创新。
“在上世纪80年代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之后,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政府和公众对核动力安全的担忧和关切,全球核能发展陷入低潮。”何建坤指出。在王大中任清华核能所所长和核研院院长期间,何建坤曾任副所长和副院长。
核能安全问题在国际社会备受瞩目,也是一个世界难题。清华核研院也将实现反应堆的固有安全列为重要研究方向,时任清华大学核研院院长的王大中将目光投向了高温气冷堆——它被誉为“不会熔毁的反应堆”。
从1982年开始,王大中主持低温核供热堆研究。1986年,他主持的“5MW低温核供热堆研究”项目开工,1989年建成并首次临界成功,投入功率运行。这是世界上首座一体化自然循环水冷堆,也是世界上首次采用新型水力驱动控制棒的反应堆,具有良好的非能动安全性,成为世界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主抓5MW低温核供热堆的同时,王大中开始布局高温气冷堆的关键技术研发及试验。1986年,清华高温气冷堆研究被列入国家高技术“863”计划。1992年,国务院批准立项,在清华大学“200号”建设一座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这是世界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实验堆,于1995年正式动工兴建,2000年,世界首座固有安全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10MW高温气冷实验堆在清华建成。
2005年7月,在10MW高温堆上,成功完成了美国氢弹之父泰勒1956年设想的、抽出所有控制棒且叠加不紧急停堆的实验。这是世界上迄今仅有的在实际反应堆上进行的此类安全验证实验,成功地验证了高温堆的固有安全性。
王大中没有就此止步。随后,他站在国家战略需求的角度,提出要实现实验反应堆向工业规模原型堆的跨越。在10MW高温气冷堆基础上,王大中积极推进单一模块反应堆功率放大25倍、世界首座工业规模的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建设。
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是其核心工程目标和标志性成果。记者从清华大学了解到,示范工程于2012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已完成全部技术研发、工程验证、土建、设备制造和安装,今年9月12日成功实现首次临界,计划年底首次并网发电,2022年投产商运。
“他推动落实了两个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让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走到世界前列。”清华大学核研院党委书记唐亚平表示。
“科研如登山,过程往往充满着困难、挫折和风险,我个人体会,克服这种困难需要有悟性、勇气和韧性。”在得知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王大中在发表感悟时如此说道。
他解释称,悟性指的是一种分析问题的能力;勇气就是要敢于尝试,敢于选择科技领域的无人区;韧性是指遇到挫折的时候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劲头。
“甘为人梯”的教育家
在女儿王奕记忆中,父亲开明有趣,一直鼓励她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教我学骑自行车,带我到大山里的水库中教我学游泳,冬天在清华荷花池教我学溜冰……”同时王奕认为,正直诚实的品格是从父亲身上学到的非常宝贵的财富,“在成长的过程中,爸爸特别在意培养我做事要有诚实认真不耍滑的态度。”
目前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副院长的石磊是王大中的学生。从清华自动化系毕业后,石磊来到核研院攻读博士学位,王大中的一席话让他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说,核工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学习起来不容易,是很‘苦’的,要做好思想准备……这些都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能够学会的,需要沉下心去,耐得住寂寞,没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是干不成大事的。”
王大中严谨为学、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让石磊印象非常深刻。“记得当我写完博士论文后请王老师评阅时,王老师当时还是清华大学的校长,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当他修改完博士论文后,找我一章一节、一段一句仔细讨论时,望着那满篇王老师亲自修改的痕迹,听着王老师耐心的讲解,深深触动了我。”
在技术攻坚的同时,王大中也悉心培养能够传承团队精神的接班人。2008年,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总体实施方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王大中的弟子张作义被任命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对此,唐亚平评价王大中“甘为人梯、奖掖后学”。
1994年1月,王大中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任职期间,他制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2020年,是该战略的收官之年。“学校改革发展上了新的台阶,办学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在国内外影响也日益提高。他不仅是一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也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和大学校长。”何建坤说道。
新京报记者 冯琪
关键词: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