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知识与大众之间仍然存在鸿沟,互联网能为艺术知识的传播做些什么?12月3日,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联合新华网召开“短视频与艺术、知识的传播”线上专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就短视频如何助力艺术与知识传播等问题进行交流。
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媒研究所世界传媒中心秘书长冷凇
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媒研究所世界传媒中心秘书长冷凇表示,短视频正在以垂直、细分的传播方式反向赋能视频行业发展。
在冷凇看来,短视频制作对传播效果具备核心助推作用,能够形成社群化指向,为传播效果增色。他举例说明,受欢迎的短视频往往具有“人格化”特征,选题和制作需要紧扣这一关窍。“此外,短视频还是一座经过高度浓缩、提炼,具备思想和观点的‘小屋’,掌握了精品‘小屋’这个创作点,短视频在传播上会更好。”冷凇说。
目前,短视频助力用户轻松便捷创作,在传播上也更具优势。同时,短视频还通过合集、直播中长视频的功能,生产多元、专业的内容,为大众进行深度学习和体系化思考创造条件。
冷凇表示,当传统文化遇上短视频,美学成为新文化赛道中“各美其美”的展示导向;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趋势,也在泛知识、泛垂直、泛场景的过程中,实现强人格、强地域、强圈层和全互动。在冷凇的预想中,短视频将最终实现“产生美+拉近美”,拉近人与人之间触达的距离,激发日常生活审美化。
“从追求‘美丽’到追求‘美妙’,短视频越来越强调创意,创意好才能够传播好。我们看到文艺短视频中大量的温情内容直抵人心,未来,短视频一定会追求美好,最终导向‘看后有哲思’的终极目标,实现美学价值。希望短视频可以让那些被束之高阁和屈居角落的事物散发出照亮世界的光芒。”冷凇说。(文/谷雨)
关键词: 短视频
责任编辑:Rex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