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全球热点评!科研工作者“触网”做科普 悄然拉近大众与科学的距离

  在互联网时代,科普这一“老课题”正在焕发“新生机”。近日,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网络上通过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云科普”,广受年轻人喜爱,成为科普领域的新“网红”。

  当老一辈科学家纷纷“触网”开展科普事业,传播科学知识、传递科学精神,专业的科学“冷”知识正在变得越来越“热”。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也化身科普博主,悄然拉近大众与科学的距离,并通过风趣幽默的讲解和形式多样的视频内容,让硬核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拥抱网络、面对镜头,为万千网友带来精彩纷呈、生动有趣的科普内容?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汲取知识、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传递科学的力量?

  被弹幕“包围”的院士

  面对院士们的科普视频,弹幕总会齐刷刷覆盖着“爷爷好”“老师好”。网友们还会积极主动在评论区讨论相关知识点,每个视频都是一场“云科普”生动小课堂。如今通过B站等网络平台,汪品先等科学家正在把钻研积累的知识分享给更多科学爱好者。

  汪品先是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2021年B站百大UP主名单中,已经86岁高龄的他,在一众年轻UP主中显得格外特别。自2021年6月正式入驻B站、为年轻人科普海洋地理知识,汪品先已收获了174万粉丝,成为B站网友津津乐道的“网红爷爷”。

  汪品先成了“被弹幕包围的院士”。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些漂浮在视频上的“弹幕”,汪品先说,他有时候会在留言区看评论,也被网友的热情感动,“在讲台上讲课,台下坐着几十名同学,写一篇文章可能会被几百人看到,但是现在做一期视频,可以让上百万的网友看到,有那么多人愿意听我讲的课,我很受鼓舞。”

  汪品先成了“被弹幕包围的院士”,每个视频开头都被“爷爷好”的弹幕刷屏

  最大的细菌竟然在海底?海底火山爆发对我们有影响吗?如果地球表面70%是大陆?……汪品先的一系列海洋科普视频播放量超过4200万。

  “科学家应该向社会汇报,做了什么?做的事情有什么用?让整个社会都对科学感兴趣。科学普及与时俱进,采用新技术非常重要。现在短视频科普有许多原来达不到的效果,我很高兴我也在跟上。”汪品先说。

  不仅如此,有关大国制造、大国重器等内容也深受欢迎,科学科普内容也成为培养青少年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的一片沃土。汪品先在B站的首条视频《我60岁以后才出成果,我们要把中国大洋钻探做到国际前列!》的播放量超过340万,点赞50万。

  作为我国年龄最大的“深潜院士”,汪品先为深海科研作出巨大贡献。为了研究南海演变和东亚古气候,2018年,82岁的他曾搭乘4500米载人深潜器“深海勇士”号,在南海完成3次下潜。汪品先认为,大家对科学满满的求知欲,让科学家更有必要走到一线来做科普。

  汪品先院士曾在82岁高龄时在南海完成3次下潜,其潜心科研的精神激励了广大年轻人

  汪品先一直非常看重科普工作,曾多次表示科学家要走出象牙塔,把科学研究和普及做无缝连接。在网上发视频只是他科普工作的一部分,汪品先曾经参与主编《十万个为什么》海洋册,2020年,还出版第一本科普书《深海浅说》。《深海浅说》讲述海洋领域的科学知识,堪称目前国内最为全面且精准的海洋科普力作之一。

  汪品先曾表示:“科普对于青少年的成长特别重要。我们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就是在培养科学技术的接班人。”老一辈科学家不倦探索、攻坚克难的精神在无形中激励了数以万计的年轻学子与青少年。有年轻网友说:“将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话,我也想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海洋事业。”

  被网友称为“拼命85后”的汪品先,正用“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的人生信条,影响激励着更多年轻人。如今,汪品先每天工作时间仍超过14个小时,全年无休,在同济大学整个海洋和地球科学院大楼上,他房间的灯依然是最晚关上的。他总说:“我的生命是倒计时的。别的都可以慷慨,钱也可以慷慨,时间我不能慷慨。”

  在汪品先之外,刘嘉麒、欧阳自远、褚君浩、蒲慕明、舒德干等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均已入驻B站,组成了囊括地理、地质、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的“院士天团”,受到广大年轻网友的追捧。还有网友早已总结出了“学习攻略”:“以后海洋看汪品先院士、地质看刘嘉麒院士、太空看欧阳自远院士!”

  运用专业所长让小众科学走向大众

  越来越多拥有专业知识背景、从事相关科学工作的专业人士,也纷纷运用专业所长,发挥个人特色,在网络平台创作了丰富、专业、有趣的科普内容,不仅让小众科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走向大众,也让数百万观众在轻松之余,感慨于科学魅力和造化神奇。

  “芳斯塔芙”是英文“fun stuff”的音译,意为“有趣的东西”,发布的内容以各种小众且冷门的泛生命科学类有趣知识为主,例如古生物、演化、科学史、神经科学等。“芳斯塔芙”的账号属于一对90后学霸夫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毕业生唐骋负责内容创作,曾在学术期刊工作的蔡春林负责运营。

  “芳斯塔芙”

  截至发稿日期,“芳斯塔芙”已发布162个视频,拥有273万粉丝,播放量超1亿,连续两年入选B站“百大UP主”,被誉为B站传递知识最严谨的科普账号——每个作品后面都会列上长长一串参考文献和数据出处。

  做科普账号,最关键的是保证传递知识的严谨性。“芳斯塔芙”不追热门,从选题确定、查找核实资料、写文案、定剧本再到剪辑完成,一个十几分钟的视频大约耗时一个月。

  唐骋表示,视频制作过程中,最费时费力的就是查找资料和考证信息。最多的一次,他曾读了50多篇相关论文,最少的也有十几篇,“为一个选题,看上一周文献,基本是一种常态。遇到难以搞懂的问题,常常要查上一两个月。”即便如此,视频中还是难免有差错,每期视频后的勘误已经变成一项“例行工作”。“我们尽量不犯错,但出了错就要更正。”唐骋说。

  能够展示故事画面和音图的视频,无疑比文字更直观也易于理解。在严谨之外,“芳斯塔芙”用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和不按套路的幽默,受到众多网友喜欢。第一个视频《奇虾》一经发布,就一炮而红成为“爆款”,“芳斯塔芙”粉丝很快突破10万。

  “芳斯塔芙”的成名作,生动讲述了奇虾作为初代霸主的故事,如今已达到500多万播放量

  “芳斯塔芙”的视频风格目前已经高度成熟,叙事特点也呈现出古生物人格化、剧情化、情绪化。那些与当下遥隔数千万年甚至数亿年之久的古生物,在巨大的时空跨度中上演了或悲怆或奇袭的动人故事,伴着唐骋娱乐感十足的解说,它们的经历突然就与今天的观看者产生了共鸣。

  这些极富人格魅力的古生物为“芳斯塔芙”聚集起高黏度粉丝群,与B站用户重合率相当高。以年轻人为主的粉丝构成,让唐骋很早就想明白了一件事,科学传播也可以娱乐化,他希望大家能在轻松氛围里收获满满。

  唐骋认为,随着网民数量爆发式增长,为照顾更多不同知识背景的观众,网络科普从业者需要与网友更频繁的交流,在取悦更多观众的同时,用更为灵活的语言体系和视觉呈现方式,为大众带来更为优质的科普作品,助力提升科学素养。

  虽然从搞科研的博士“沦落”为做视频内容的全职科普UP主,唐骋却觉得,走科普这条路是值得的。他认为,必须得有人做这个事情,科普的门槛其实不低,在学术界培养的科学素养,运用到科学传播中非常合适。未来一定会出现更多全职科普工作者,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也必然将为科普事业带来更多机遇。

  随着视频化浪潮的不断深入,也带来了理解程度更高、呈现形式更多样的科普内容,互联网视频平台也成为青少年接受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如今,已有800多家科研单位、近万个高校和院系官方账号入驻B站,名师UP主超过300位,包括汪品先等多位中科院院士。

  今年,《“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相继下发,为新时期科普事业绘制了发展蓝图。其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网络科普,支持适应新媒体特点的科普内容创作和传播载体建设,鼓励和支持以短视频、直播等方式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科普,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网络科普品牌。

  天文宇宙、物理化学、环境生态、航空航天、医学健康……去年一年,B站科学科普类内容增长了19倍,居全站所有分区之首,相关视频总播放量达到80亿次,点赞数达到3亿。自去年底,B站启动了“知识光年·青少年科普计划”长期项目,邀请众多专家学者和头部UP主,专为青少年群体打造高质量科普知识内容,点燃他们的科学梦想,传递科学精神。

  新时代,我国要实现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从“十三五”时期10.56%向“十四五”时期15%的跨越,就必须在科学普及工作中有的放矢,聚焦重点人群、适应时代特征、创新传播方式。互联网时代,科普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网络平台正成为重要的科普阵地,在为科普工作探索新路、引领年轻一代的事业中,发挥着自己的独特作用与责任。(文/谷雨)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2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3c.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