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罗志华
19岁女孩在整形医院做抽脂手术3天后死亡,主诊医生犯医疗事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4月6日,最高检发布6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医美领域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李某某医疗事故案》入选。案情显示,李某某为执业助理医师,不具备独立实施医美外科手术资格,在无主诊医师指导的情况下违规实施“抽脂手术”,术前无评估程序、术中无进程记录、术后无用药处方及医嘱等行为,是导致梁某某死亡的直接原因。(4月9日澎湃新闻)
李某某具备一定的医疗资质,但资质不足,打了资质的“擦边球”。涉事医生的资质问题,与手术中的违规行为看似不相干,其实存在紧密的联系。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资历与经验不足,就会导致既缺乏足够的谨慎,又容易丢三落四;此外,同一科室的不同疾病的诊疗,也会出现“隔行如隔山”现象,在遵循医疗规范、完成医疗文书等方面,医生稍微“跨界”,有时也会显得功力不足。在医生的心理层面,资质不足是大问题。
打资质的“擦边球”,在医美领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有统计显示,2019年,国内卫生部门注册的医美机构有10000余家,而经过逐级正规训练、达到要求的整形外科医生不足3000人。另有统计显示,当前合法医师仅占行业的28%,医美行业“无证行医”、超范围行医的医生数量超过3万名。当资质完全的医生不够用时,具备相似资质、或具有获得完全资质潜力但还没有真正获得的医生,就会大量充斥到医美领域。
相似资质包括烧伤科医生、皮肤科医生、普外科医生等。由于做医美手术利润丰厚,敢于跨行打资质“擦边球”的医生不在少数。有些医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医美专业资质,但没有遵照不同资质的服务范围行事,比如执业助理医生不能单独做手术,需要在执业医生的指导下才能进行,但在指导老师奇缺的情况下,“徒弟”就可能冒险“亲自上阵”。该案中的李医生,就属于这种情况。
在谈论医美资质问题时,首先要明白一点,真正完全无资质的人,是不敢从事较大的医美整形手术的,通常只是从事一些注射美容针等微小手术。也就是说,提供较大医美整形手术的,多是具有一定资质、但资质又不全的医生,医疗美容打“资质擦边球”的现象,要比想象的普遍得多。
打“资质擦边球”的医生,也会有注册地和主管单位。整治打“资质擦边球”现象,要针对性做好注册地和单位的约束与管理。与其事后查处医美无资质或资质不足等现象,不如通过事前教育和过程监管,防范出现医生跨界或超范围、超资质执业。这方面的问题若能够得到整治和规范,医美服务的质量与安全性势必大幅提升。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