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农村城市化发展一直备受争议,人们并非对这项决策有何意义,而是对于进度提出疑虑。只见社会在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进展迅猛。如今的城市早已都大变样,可人们也开始发现,城市与农村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资料图片)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一半,远远超出了西方多个国家以及国际专业机构的预测。看着城市化发展选来选好,大多数农民朋友坐不住了,纷纷前往城镇寻找务工的机会。
随着进城的农民工数量不断增长,城市的发展更加迅速,但同时农村也面临着各种大难题,如此持续发展下去,而最终结局只会是城乡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冯骥才也曾发表过相关言论,表示不要再祸害农村的未来发展,之所以这样说,主要还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农村与城市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农村地广人稀,拥有着丰沃的土地资源;而城市虽然人口密集,土地拥挤,但发展机会多,且基础设施等完善得多。
可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农村务农的人越来越少,农村劳动力急剧下降。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农业都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毕竟我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想国家能够繁荣昌盛起来,首先就是必须解决好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
而农民们也是通过不停地辛苦耕耘,来解决家庭的生活开支。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有了新的机遇,再加上物价连年上涨,可农作物的收成仍旧不变,农民们也发现光靠耕耘收成早已不够维持生计,于是纷纷奔向机会更多的大城市。
久而久之,农民们都外出打工,农村的土地也在逐渐荒废,而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时常可以看到,如今还在农村耕作的大多数都是留守在农村老家的中老年人,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待在农村耕田。
可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怕吃苦,而是他们肩膀上的压力比以前都要重得多,他们心中明白光靠做农活是养不活一家人的。所以即使是背井离乡,在城市生活得更艰难,他们还是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大都市去打拼。
农村环境的现状:曾经的农村虽没有自然景区那般风景秀丽,但依山傍水,美好的田园风光,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重要的是农村的空气特别好,不像城市一般,各种尾气污染、工业化污染。每当踏进农村,都会不自觉地将生活的节奏慢下来。
可如今,许多农村的环境都遭到了破坏,由于城市面积有限,租金昂贵,不少工厂选择建立在离市区较远的农村,不仅租金便宜,工厂运作也更加方便。而农村也缺乏对工厂的管理制度,导致工厂排放变得十分随意,污染也在日渐加重。
文化的冲击: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建设发展,不少传统建筑和文化古街都被推翻重建,伴随而来的,是传统民俗文化的流失。农村古建筑也是作为历史文化产物之一,每一砖每一瓦都有其深刻的含义。
可现在放眼望去,大多农村古建筑都被改造,有些改成风格统一的古街,虽然看上去是美观整洁了不少,可却失去了它曾经独有的韵味。有些建筑甚至被推翻重建,彻底失去了他年代的记忆,不少学者对此十分痛心。
农村城市化的意义在于缩短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而并非是要抛弃所有的传统文化,在形式上向城市靠拢。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他的根基上进行衍生发展,而不是将其连根拔起,摒弃所有文化精髓,重新塑造一个新的形象。失去传统文化精髓的农村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一般,就算外表变得如何光鲜亮丽,但实际却是空洞虚无。
结语
时代在不断地发展,不少事物都在变化,而人的审美和观念也在随着发展而产生变化。我们不能因为一方的进步就质疑另一方的旧文明,要知道历史的痕迹存在的意义。
农村消失是向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在保留农业文明的同时,又可以发展农村经济文化呢?也许以后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以及科技技术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下,农村经济可以更上一层楼,同时也不会对其传统文明做过多的破坏。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