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最大的不变就是一直在变,总是有新东西出来,每次都有惊喜”……
8月10日至11日在京举行的2023科学智能峰会上,来自国内多个研究机构的院士专家汇聚一堂,共同展望人工智能发展,探讨人工智能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图为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当前,“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新前沿。今年3月,科技部会同自然科学基金委启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专项部署工作,布局“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前沿科技研发体系。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也将“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发展方向进行安排。
“AI for Science可以帮助科学家解决复杂的科学问题,提高科研效率和质量。”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鄂维南院士表示,发展“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推动走向“平台科研”模式,需要解决不同科研领域的共性问题,需要共建基础设施,包括基本原理与数据驱动的算法模型与软件、高精度高效率的实验表征方法、替代文献的数据库与知识库、高度整合的算力平台——即“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的“四梁”。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也在赋能工业应用的实际场景,将在材料科学、能源化工、航空航天、药物研发等方向上带来变革——即“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的“N柱”。
人工智能求解薛定谔方程、人工智能求解控制论方程、人工智能加速分子模拟、人工智能预测蛋白结构、人工智能赋能药物和材料设计……“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正加速走向创新前沿。
“创新有很大的偶然性。”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院士认为,“ChatGPT的核心是Chat,是开发者理解了这样的一个技术(GPT)可以跟Chat搞在一起,才有了了不起的产品。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让AI有一次巨大的进步,即 Science for AI,这也是我的期待。”
“最大的不变就是一直在变,总是有新东西出来,每次都有惊喜,这让人非常振奋。”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主任汤超院士表示,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确实得益于科学,从整个信息技术领域到芯片,底层的科学其实很早以前就经过很多年的积累才发现。现在我们希望人工智能发展到一个阶段来帮助科学进步。
“创新就是完全别人没有想到的一个新发现、新的发明在你的脑子里冒出来了,这叫真正的创新。”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多媒体信息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黄铁军认为,我们应该做的是怎么去用好最新的技术平台工具,去做真正的科技创新。
2023科学智能峰会是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设置了10余场深度研讨的学术分论坛,由中关村论坛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主办,旨在搭建科研突破、技术培育、人才交流的共建共创平台,共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激发创新效能。(记者胡喆)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