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光明日报讯(记者颜维琦)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不断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细胞也是如此。研究表明,体内细胞间的空间位置是动态变化的,细胞也会“搬家”,选择新的“邻居”和新的“生活环境”。但是,体内细胞互相作用的过程高度动态,用传统的研究方法难以捕获。如何在复杂的体内环境中精准且直观地揭示细胞间相互作用,是科学家们致力解决的技术难题。
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该中心周斌研究员带领团队历时十年开发了邻近细胞遗传学技术。这一创新研究工具基于合成生物学结合遗传学技术,可以捕捉体内细胞间相互作用并永久追踪邻近细胞,为发育生物学、肿瘤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撑。该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研究组以小鼠为模型,利用新开发的邻近细胞遗传学技术,发现心脏中的内皮细胞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会迁移到肝脏。这些内皮细胞在肝脏组织的微环境影响下,会转变成为肝脏特有的肝血窦内皮细胞。由此可见,细胞间的互相作用及所处环境,对细胞命运和功能转变至关重要。
如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肿瘤细胞招募周围组织中的血管迁移至肿瘤,受到肿瘤环境影响,其与正常血管相比具有显著差异。研究人员利用邻近细胞遗传学技术,直观展现了不同阶段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并通过长时程追踪,首次发现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会迁移到肿瘤外包膜。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新技术突破了传统示踪技术的局限,实现了邻近细胞的遗传操作,为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和肿瘤学等众多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支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6日 08版)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