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工业互联网加速向全产业链延伸|每日报道

重庆海尔洗碗机互联工厂生产作业现场。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超1.2万亿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工业互联网正加速从生产场景延伸到全产业链。记者获悉,下一步我国将研究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完善新阶段发展顶层设计,增强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供给能力,打通数实融合发展瓶颈。

  向全产业链延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湖南长沙,一台焊接机器人刚刚垂下焊枪,远在600公里外的树根互联广州展厅大屏幕上,各项指标实时呈现。

  “我们研发的‘根云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已连接超120万台高价值工业设备,把工厂下料分拣、焊接、机加等不同工艺段的设备运行数据采集上来,看清了设备运行状态。”树根互联联合创始人、CEO贺东东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看似生产已经饱和的产线,实际上有大量的待机和生产等待时间。企业通过计划排产、过程监督、质量控制的在线化、智能化管控,可以最大程度利用产能,实现降本、提质、增效、优产。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到28家。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45个国民经济大类,新模式新业态创新活跃。

  工信部协同推进“5G+工业互联网”,推动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一大批典型场景在千行百业落地,推动5G应用加速由生产辅助环节向核心环节延伸。

  “工业互联网对于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的成效非常明显,其应用深度已经从生产辅助环节的信息化向核心生产环节的数据分析优化拓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说,目前工业互联网在视觉质检、智能仓储、质量追溯、智能排产、精益生产等8个场景中的应用占比超过50%,在优化工艺、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等建模分析类场景的应用占比大幅提升,范围从龙头企业向全行业覆盖。

  余晓晖表示,从研发设计到品牌营销,以及基于智能产品和智能服务的商业模式创新,是工业互联网从制造环节向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延伸拓展的重要方向。

  推动规模化应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工业互联网已经迈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应着力破解制约工业互联网规模推广的痛点和难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准确研判工业互联网发展短板弱项基础上,需要提出适应和引领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系统性政策措施,加强制度创新和系统部署,进一步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应用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部门正加快部署,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工信部近日印发的《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3年工作计划》提出,将开展网络体系强基行动、标识解析增强行动、平台体系壮大行动、数据汇聚赋能行动、新型模式培育行动等11项重点行动。其中提出,推动出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规模发展政策文件。推动各地、各行业建设二级节点累计超过300个,标识注册总量突破4000亿,日均解析量达1.5亿,企业接入数量达30万家,上线递归节点不少于20个。聚焦重点制造业集聚区,组织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平台+园区”赋能深度行活动,总结服务规范,研制“平台+园区”评价方法,推广落地路径,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和普及。

  记者获悉,工信部将优化完善新时期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政策体系,研究出台推动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聚焦关键技术、互联互通、数据应用等关键领域,加快构建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品体系,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树新板,不断增强我国工业互联网技术产业供给能力,打通数实融合发展瓶颈。

  持续降低转型门槛

  业内专家认为,数字化转型投入成本短期内不一定能够转化为收益,这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资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进一步增加了中小企业转型难度,因此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持续降低企业转型门槛。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苏州研究中心主任、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徐天舒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不少制造业企业往往存在因为缺专业人才“不敢转”、缺钱缺技术“不愿转”、设备制式数据标准不统一“不能转”、缺智能化诊断和后续服务“不会转”等障碍。他认为,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同时数字化改造应是全产业链整体实现数字化协同运营,要形成数据流的融合兼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集中度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平台互联互通。他认为,大企业可以自建工业互联网平台,而多数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公有云使用第三方平台,将工业控制从本地扩展到云端,实现远程维护。

  肖荣美建议,加大对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夯实巩固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不断提升重点行业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水平,加快向矿山、能源、医疗、交通、物流等行业融合推广。积极利用工业互联网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记者 郭倩)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29

推荐阅读

一天连打5虎!-今日快讯

· 2023-06-29 05:32:14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3c.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