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南航飞机系。学院目前下设直升机系、飞行器系、振动工程研究所、结构强度研究所、微纳器件系统研究所、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所、精密驱动与控制研究所、基础力学与测试系、人机与环境工程系、空气动力学系、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11个系所,建有航空航天结构力学及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航空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工科基础课程(力学)教学基地等21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和教学平台,现有的3个本科专业“飞行器设计”“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工程力学”均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面向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建设具有鲜明航空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聚焦新工科建设,创新课程教育模式,统筹内外优势资源,强化校企协同培养,培养具备浓厚航空报国情怀和卓越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服务国家战略,厚植红色基因
学院以培养能肩负起新时代航空强国重任的德才兼备人才为着眼点,把“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的红色基因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不断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开创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工程实践—思政教育一体化“大课程”教学模式,实施新工科培养方案与学科前沿、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课程内容与科技成果、科研训练与企业实践、论文选题与科研项目、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六融合”教学举措。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贯通,通过“国防企业面对面”“总师思政公开课”“青马工程”“一杯咖啡的故事”“续火烛心,寻迹长空”等品牌活动,将军工文化和“志在长空、航空报国”的南航文化厚植于学生心中,促进学生“智商、情商、逆商”的全面发展。
聚焦创新能力,培养拔尖人才
高质量的新工科建设,需着重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培养,需要在大量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实现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提升。为此,学院构建了以“学科前沿、企业课程、国际课程和实践课程”为核心的四大特色课程群,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航宇学科品牌课程和精品教材;以学科前沿和行业发展引领课程资源建设,打造学科一流精品课程;广泛推行问题探究式、案例式、项目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培优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钱伟长班”“冯如班”和“王适存班”的每名学生配备了学业导师和学术导师,实施本—硕—博贯通的培养。此外,学院聘请国家教学名师指导青年教师开展研究型教学探索;以教师科研课题为载体,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结合工程实际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教学设备,有力促进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汇聚优势资源,强化协同育人
为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学院以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新工科”教育模式为依托,坚持横向融合与纵向贯通相结合,以院—院协同育人联盟为载体,通过“1+X”班主任团队、项目制实习、企业课程等举措,促进各要素汇聚、融合、相济,实现高水平的院—院协同、校企贯通、校际互动、国际互通,形成内循环和外循环相济共生的“跨界融合”协同育人生态。学院以汇聚校企优势资源为基础,开拓“学科交叉、校企联合、校际协同”资源融合路径,通过建立航宇与力学学科群,实现跨学科资源共享;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实训基地和实验室等,实现校企育人资源共建互享;通过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方式,实现重大仪器设备校际共享、师资队伍优势互补;通过不断探索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打造“金课”和高水平教材,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高质量航空航天人才培养上有了新突破,取得了一批重大教学成果。
近十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本科生4824名,硕士生4643名,博士生1444名。学院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获批国家精品教材1部,国家级教材7部,省部级教材12部,国家精品课程2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1门次,省部级一流课程21门次;获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1个。“长空”新概念无人机科技创新团队2014年获得全国首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殊荣;黄鸣阳同学获得“2015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每年200余名学生斩获省部级以上科创赛事荣誉。2012年以来,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项,“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3项,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多次获一等奖和团体冠军,2019年荣获个人特等奖2项(全国5项)、团体赛特等奖1项,2016年获世界大学生旋翼飞行器设计竞赛第一名。
(作者:魏小辉 陆洋 彭翰旻)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16日 10版)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