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码 >

【环球报资讯】为什么看到别人受伤,你也会感到痛?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生活中,看到别人被锋利的刀具划伤手指时,自己的手指也会隐隐作痛;看小说时,即便知道内容是虚构的,却依然会为主角的悲惨命运痛彻心扉;和朋友聊天时,哪怕只是听到了描述,也会对朋友的危险遭遇而心有余悸。这些场景明明自己完全没有经历,但为什么都会有一种“疼在你身,痛在我心”的感觉呢?这些在心理学上统称为“疼痛共情”。

在正常情况下,大脑不断整合关于身体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平衡觉(前庭觉)以及来自关节和肌肉的感觉,最后形成一种“身体属于自己”的知觉,这种对自身的知觉叫做身体自我感知。


(相关资料图)

但当大脑整合各种感觉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冲突,此时视觉往往占主导地位,我们看到别人受伤,或是通过别人的描述在大脑中形成画面,这种视觉的先入为主,可能会让大脑陷入“自我感知错觉”。错觉的出现主要由于视觉和触觉刺激的不同步性,大脑以为视觉和触觉会同时发生,于是自动完成“信号补全”,给视觉信号搭配了触觉感受。

除了这种视觉主导带来的感知错觉,“疼痛共情”的发生还要依赖怎样的神经机制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叫做“共情”。

“共情”是指个体感知他人心理状态的敏感性,包括被他人状态感染、评估状态产生的原因、理解他人的想法等一系列心理过程,既包括了较为简单初级的情绪模仿,也包括了更为复杂高级的换位思考。而“疼痛共情”是“共情”的一种典型表现,是指个体对他人所经历的疼痛的感知、判断和情绪反应。也就是当他人遭受疼痛时,我们“感同身受”的体验到他们的痛苦与悲伤的能力。

那么这种“能力”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镜像神经元”或许是我们模仿他人动作,理解他人情感的基础。比如2022年中科院心理所科学家发表在《纽约科学院年鉴》的研究就解释了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大脑的功能细胞是神经元,一个脑功能区往往聚集着大量神经元来协同处理同一种信息,完成相应功能。而镜像神经元是20世纪末由意大利帕尔马大学的学者首先发现的:科学家们发现在猴脑中存在一种特殊神经元,能够像照镜子一样通过内部模仿而辨认出所观察对象的动作行为的潜在意义,并且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人脑同样存在这样的镜像神经元。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别人做出某种动作或是听到某个旋律时情不自禁的做出反应,是由于在大脑中负责支配肌肉动作的功能区存在着负责运动的镜像神经元,大脑中的镜像机制会对收到的信号迅速理解,作出模仿回应,而当我们观察他人遭受的疼痛时,同样会形成与我们切身经历疼痛时所引发的神经反应模式十分相似的大脑区域激活,使我们产生了相似的情绪体验。

这种“为他人感到疼痛”的共情能力是否只是为我们徒增烦恼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疼痛往往预示着危险,对个体的生存意义关系重大,所以即便是由于他人的疼痛而感受到的共情,也会让观察者敏感和警觉起来,大脑的这番操作不仅有利于我们激活自我保护机制,及时逃离潜在的危险,也能够让我们体验与理解对方所遭受的痛苦和体验到负性情绪,促使我们进行换位思考,做出亲社会与利他的行为。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种“疼痛共情”往往会根据对方与自身的亲近程度而产生差异,我们会因为亲人、朋友、影视剧中的正面角色的伤痛而感同身受,但对于陌生人、敌人、或是电影里的反面角色,我们的疼痛程度便会大大减弱,甚至无动于衷。这种现象表明,我们的大脑能够自动判断谁更值得同情,也就是说,我们的疼痛共情是具有偏向性的,这主要是因为疼痛共情会受到个人经验、人际关系、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它具有亲密关系偏好性。

2020年,在《皇家社会》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作者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与陌生婴儿的哭声相比,不管是父母还是其他人对于熟悉孩子哭声的反应更为强烈,表现为眶额叶皮层、中脑、纹状体、扣带回、杏仁核及脑岛的激活增强。这些脑区的激活表明,人类的有关共情、调节以及奖励和动机的大脑机制的启动,是自己对熟悉的孩子进一步实施照顾行为的基础。亲密关系会影响疼痛共情的认知加工过程,与陌生人相比,人们对于亲人的疼痛共情更加强烈。

其次,它具有同族偏好性。

2015年《认知神经科学》上发表了我国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研究者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探索了亚洲人和欧洲人对于同族和异族受疼者的疼痛共情。研究结果发现,与异族受疼者相比,测试者对于同族受疼者的疼痛共情更强,表现为前扣带回以及脑岛皮层的显著激活。这主要基于的是群体的认同性。

再次,它具有道德偏好性。

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对弱势群体表现出更多的疼痛共情,是因为弱势群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脆弱性会引起人们更多的共情关注。并且,人们能够区分他人行为的道德性,并对行为符合道德标准的人产生更高水平的疼痛共情。这也就解释了我们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对其中反面角色的痛苦只觉得大快人心的原因。

除了种族、亲密关系以及道德表现外,社会范畴化的其他标准,比如性别、合作关系、宗教信仰等,也同样会使疼痛共情的“偏好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研究者们对疼痛共情机制、影响因素、调控手段等的深入挖掘,将有助于我们对于共情能力异常的群体,比如孤独症儿童、精神分裂患者等进行更为有效精准的干预,对弱势群体进行对应的保护。

并且,疼痛共情能够激活个体对于相似场景的预警系统,使我们提前感知危险,及时逃避。同时,它也是人际交往中强大的粘合剂,通过理解和间接体验他人的痛苦、增进亲社会行为,构成了社会道德的基础,同样有益于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稳定。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扶持作品

团队/作者名称:田埂

审核:陶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键词:

责任编辑:Rex_01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诚聘英才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8-2020 3c.rexun.c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热讯网 - 热讯科技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05723号-6
文章投诉邮箱:2 9 5 9 1 1 5 7 8@qq.com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jubao@123777.net.cn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